阐述压力容器焊接工艺中防止气孔的主要方法
1、工艺措施 (1)消除各种气体的来源。去除氧化膜或铁锈,按规定烘干焊条、焊剂并合理保存,去除保护气体中的氧、氢、氮。(2)加强保护。焊条药皮不要脱落,焊剂或保护气体给送不能中断,电弧不得任意拉长,装配间隙不能过大,用低氢型电焊条要用短弧、直流反接。 (3)正确掌握焊接操作工艺。创造熔池中气体浮出的有利条件,必要时可预热。
2、冶金措施选用与母材金属相适应的焊条焊剂。(1)药皮焊剂中的氧化剂和脱氧剂配合适当。在焊接低碳钢时适当增加氧化性可以减少由氢气所造成的气孔;而焊接高碳钢时适当增加脱氧性可以减少由CO即产生的气孔。 (2)在焊剂中适当的增加合金剂及造渣剂可以减少气孔,如适当的加入SiO2、MnO、MgO可以减少气孔 (3)调节焊剂的粘度,适当的加入一些CaF3或TiO2是降低粘度的有效方法,这样有利于焊缝中气体的逸出。
1加热速度越快,被焊金属的相变点Ac1和Ac3温度越高,而且Ac1和Ac3之间的温差越大。
2钢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时,随加热速度的提高,相变点Ac1和Ac3显著增高。
3至于含有碳化物合金元素的钢,加热速度对相变温度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碳化物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小,同时它们本身还阻碍碳的扩散,大大地减慢了奥氏体的转变过程。
4加热速度快和相变以上停留时间短,压力容器,都不利于扩散过程的进行,从而奥氏体均质化的程度很差。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一)装设位置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当避免受到辐射热、冻结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二)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当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压力容器供应商,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三)用于水蒸气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有存水弯管。
(四)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压力容器质量好,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压力容器检验范围: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包括下列范围: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返修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总之,凡是能影响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项目,都是检验的范围。
压力容器检验项目和方法:进出口压力容器的检验,一般包括两大项内容。即设计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根据检验需要,出口的可以派员驻厂检验监检,进口的派员出国进行监造或监检。
压力容器实体检验:采用直观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探伤检测、理化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方法,压力容器本体和主要零部件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查。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受压元件材质、外观尺寸和成形质量、焊缝质量、组压质量、内部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齐全有效、胀管质量、各受压元件相互的几何位置和耐压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