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报检
使用单位应当在压力容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检验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申报定期检验。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申报后,应当在压力容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前或者检验有效期届满前安排检验。
4.5 安全状况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分为3级~5级,应当根据检验情况,按照本标准的*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4.6 检验周期
**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压力容器订制,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1)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每2~3年进行
一次定期检验;
(2)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制造,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应当监控使用,监控使用时间
不得**过1年,并由检测单位确定监控期间是否进行定期检验,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3)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
经风险评估的压力容器,可根据压力容器风险水平可延长或缩短检验周期,但较长不能**过5年。
4.7 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
(1)介质或者环境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腐蚀情况异常的;
(2)具有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并且已经发现开裂的;
(3)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
(4)**高压水晶釜等**高压容器运行过程中发生**温并确认存在损伤的;
(5)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
(6)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
1、氢脆
其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显著下降,压力容器售后,而强度几乎子不受影响。
2、白点 如焊缝产生白点,则其塑性大大下降。
3、形成气孔
反应生成的分子氢不溶于金属,于是在液态金属中形成气泡。当气泡外逸速度小于凝固速度时,就在焊缝中形成气孔
4、产生冷裂纹 焊接完了的瞬间,焊缝金属中的氢是均匀分布,在冷却过程中,除向表面逸出氢之外,还向母材热影响区扩散。这种扩散是不均匀的,常在有塑性应变和微观缺陷的部位发生氢的聚集,使这个部位很快达到临界氢浓度,形成冷裂纹。
(冷裂纹主要发生在低合金钢、中合金钢、中碳和高碳钢的焊接热影响区。个别情况下,冷裂纹也出现在焊缝金属上)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及其合金按预定的要求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要求性能的工艺过程。
温度和时间是热处理的主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变化,钢在固态状态下能够发生相变,与低碳钢(含碳量小于等于0.77%)相关的相变温度分别称为A3线和A1线(727°C)。
加热时的转变---奥式体A的形成: 平衡状态下低碳钢的常温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当加热温度**过A1线时,将发生珠光体P向奥式体A的转变,继续加热时,剩余的铁素体F将在奥式体A中溶解,直至温度达到A3时全部溶解完,此时钢的组织为单一的奥式体A。 刚形成的奥氏体A成分是不均匀的,因此钢在加热之后需要有一定的保温时间,主要是为了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A组织,以便在冷却后得到良好的组织和性能。